2023 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ff──人心之共通(前半無雷)【音樂劇|心得|推薦】

2023_Musical_Rachmaninoff

演出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演出日期:2023.10.13-10/22 

製作:HJ CULTURE

引進:CMUSICAL

無劇透評論

整體

一直都知道韓國是亞洲音樂劇大國,但因為各種時間地點的不湊巧,還是今年才開始有機會進場欣賞引進台灣的韓國音樂劇,也希望日後可以有更多機會繼續接觸和了解。

和暑假在台中歌劇院演出的大製作《三劍客》相比,《拉赫曼尼諾夫》製作和劇情規模都較小,時長也較短(90分鐘),但也十分精巧,甚至劇情和音樂或許更為深刻。(個人觀點,《三劍客》心得之後補。)

不過,先不提劇情和音樂,第一時間的印象其實是:燈光打得真好!非常喜歡舞台和燈光營造出來的效果,既美麗又切合劇情,也使舞台在布景幾乎固定的狀況下達到足以承載故事場景轉換的效果。

演員和鋼琴、弦樂的表現都很到位。演員唱功飽滿滑順,演奏者的細節處理功力也很好,情緒變化的深度與飽滿度都能呈現出來。

我自己是看22號的末場(演員分別是朴裕德、金京壽,鋼琴則是曺榮勳),之前曾經聽首演觀眾說過當時的弦樂聲音不明顯,看來問題在後續演出有做出實際改善。只是共同觀賞的家人也有表示感覺鋼琴聲音出不來,我自己也隱約覺得雖然可以感受到技藝精湛但聲音似乎有些薄?是說鋼琴由Fazioli贊助,感覺鋼琴本身應該還可以?不知道是不是整體音控的平衡問題,還是我們座位偏後(六樓中間)也有影響?如果有坐不同位置的觀眾對於鋼琴聲有各種觀察也歡迎交流。

在曲目上,古典樂與曲目的融合與銜接做得很好,幾乎每一首歌和純樂器演出的部分我都很喜歡,不僅是聽著順,也很有記憶點。

我個人很喜歡其中大量的鋼琴演出,其中的曲目分別取材自哪些來源,旋轉門人生有列出,很值得參考!

劇情面(無劇透)

劇情核心很簡單,就像簡介說的是「他空白的三年人生還有遇見精神科醫生尼可拉.達爾後掙扎、努力最後重新站起的過程」。不過,內容有做到觸動人心,張力也有拉出來。有些笑點和哭點是明明知道那是公式,但就是有用,這點在許多韓國商業電影中也能看到哈哈。

劇中除了探討「不完美也沒關係」之外,其實也帶到許多創作者可能會經歷的狀態,比如面對負面評價、完成作品的渴望,以及表現自身能力的渴望壓過創作的完整性等等,有創作經驗的人應該會在某些段落會心一笑(或苦笑)吧。

以雙主角的演出來說,最有趣的就是看著兩人互相碰撞之後各自帶出自身的複雜。雖然對於兩人相似性的部分揭露得有些簡單粗暴,但確實也讓兩人的關係更平衡。同樣讓我感受有點複雜的部份是最後真相揭露後不多做後續說明直接跳到結尾,可以說不拖泥帶水也可以說有點收得太快的斷裂感,好壞參半。

整體來說,我有哭、有笑、有喜歡,但可能就是因為喜歡才有點「有沒有什麼改動可以讓這些微妙點更好,又不失去本來的優勢呢」的想法吧。

是說之前看到別人說這齣稍微有點腐味,一直看到中間都覺得這個說法好像有點誇張,但最後確實有點出現那個感覺哈哈哈哈。不過我覺得互相救贖的情誼本身就很動人,兩種解釋都各有味道。

接下來會進入包含劇情的心得部分,不想看到劇情的人請迴避囉。

官方放出的片段剪輯

(防雷)

含劇透心得

第一,他們一直在喝酒欸。

茲韋列夫老師那段給我的感觸滿深。

以創作來說,我認為茲韋列夫在想法上是很好的老師,我也可以理解他為什麼想阻止拉赫急著去寫交響曲。

比如那種像是在炫耀一般地,「一股腦地把會的東西塞進去」,確實也是剛起步(或者剛學到某個程度後)的時候很常出現的大忌。而我媽以前練琴多年,看完也說當時的老師們確實大多都認為在磨到完美之前不應該出去表現。

但是,老師不給鼓勵導致學生被外面的掌聲吸引而出走,其實更符合人性吧,這種事其實也會發生在親子甚至伴侶之間呢。

比較可惜的是一直到結尾也沒有針對這個部分去做收束。

因為有點在意所以去查了一下,史實上的拉赫對茲韋列夫的回憶看起來滿坦然的,看到的時候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稍微整理幾點給大家參考:

  • 學生必須通過面試才能成為茲韋列夫的學生
  • 錄取後就要搬進他家,完全不收費,不論學費或吃住都不收錢
  • 會給學生穿最好的裁縫衣服,他們從來沒有錯過莫斯科劇院的首映
  • 會開車送學生去演奏會,拉赫演奏完之後茲韋列夫會說「彈琴就該這樣彈!」
  • 不局限於將學生培育為音樂家,也會留意學生閱讀的書籍內容等
  • 確實很重視紀律,每天練琴滿三小時前就算只是早五分鐘走,或是有音符沒有完整彈完,都會惹怒茲韋列夫
  • 雖然確實有生氣到動手的時候,也確實嚴格但大部分嚴厲態度的傳言都不是事實

我覺得音樂劇特別凸顯茲韋列夫的嚴格並不壞,這可以讓拉赫失敗後的低潮多了一個合理原因,不過還是會希望看到這條回憶也有個好轉後的句點。(想想可能是因為結局很難再讓尼可拉分飾兩角的關係吧。)


尼可拉自己的經驗也很動人。

(雖然看到中間也感嘆那個時代的精神醫學果然和現代有落差呀,不是指催眠或復述這種具體作法,而是醫師和對方共感情緒以及建立超出醫患的關係這點……)

拉赫問他為什麼想治療時我心裡默默浮現「啊就是工作啊」,所以看到後來他願意坦誠自己確實有職業、現實、學術追求中的考量時其實也滿佩服他沒有迴避掉這部分,但在這之後補上自己在海外留學經驗中被拉赫的演奏救贖,這個真是很戳曾經或現在是異鄉遊子的經歷……也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要為了這次治療特別去練三個月的中提琴,他最初說「想與你合奏」,是真心真意的吧。

10/15的特別謝幕
雖然沒有歌詞,但可以從10/22的特別謝幕感受一下,「你已經是讓人喜愛的音樂家了」

最後,主角拉赫的困境真的挺令人感同身受。鋼琴是他逃離苦難的光明,被掌聲吸引之後卻逐漸忘記為什麼要寫曲,開始耍帥似地把自己所能全放進創作裡。然而在這樣放進一切的作品被否定之後,就感覺自己本身也被否定了(雖然有些樂評確實也是直接說他)。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對自己失去自信,也難以完成完整的作品,這其實和很多因為完美主義導致拖延症的狀況挺像,只是程度上有別。

不敢說自己有完美主義,但我也有過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因此遲遲無法開始進行工作的狀況,後來也是學著去接納這些不夠完善的狀況,同時更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才更上軌道也更有動力去面對自己的瑕疵。所以看他在那邊掙扎,覺得很真實……

雖然沒有歌詞,但可以從10/14的特別謝幕感受一下

治療者與被治療者都要去回答同一個問題,也是被同一個問題所救贖。雖然尼可拉說「人心之所以美麗,正是因為深遂又複雜。」但是正因為深遂又複雜,才會相互有交疊之處,進而多少能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尋求的解答,並產生連結吧。

(是說,尼可拉離開時沒有帶走中提琴,這點看了也好令人在意。)